今天是一路向西的行程~~~都會園路上, 行道兩側阿勃勒(金鍊花)滿樹金黃, 熱情盛開!
出發前已設定好路線, 但當天卻帶我們走榜文路(路經: 覓覓基地-帆杋望海)、越過大肚台地來到沙鹿~
台中地勢由東向西傾斜, 山下即是沙鹿、梧棲區~ 山路兩側幾乎都是農田, 當天很多農家忙除草灑藥。
下坡後即銜接台灣大道, 再往前行沒多遠就抵達沙鹿夢想街了~
位於弘光大學與靜宜大學中間的這一處空間/空地, 據說業者專作學校球衣訂製; 將這裡承租下來後本要再分租給有創業夢的人~曾經也是很紅的打卡景點。
特別是這個籃球牆~! 從體育室的器材室的概念, 變成裝置/空間藝術~
我們到達的時間尚早, 兩側商店只有娃娃機店24H營業; 也讓我們有"荒廢無人煙"的感覺... 覺得有一點小可惜, 似乎榮景也不再。
在這裡稍作停留、拍照, 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囉~!
下一站是美仁里彩繪村~
當天適逢農曆十五, 鄰近沙鹿火車站、位於四平街上的玉皇殿香火鼎盛! Google了一下才知道--沙鹿玉皇殿是台灣四間極富歷史及盛名的天公廟之一
附近百年榕樹下攤販販賣各種糕餅、金紙等。
在普濟寺南側, 位於中正街上有一座福利宮, 主祀福德正神; 旁邊的巷子即是彩繪巷(美秀巷)~
磚牆下有一隻2D的狗兒~
沿著巷子往內走, 先看到麵攤及台南百年傳承吳萬春香鋪的招牌
到這裡都還有完整的彩繪牆~ 純樸鄉村風格, 50年代舊時街道樣貌。
再繼續往裡面走, 都有局部或大部份面積的彩繪被遮蓋住...
目前僅能看到少部份曾經風光的痕跡~
更多的是繪製成木板條的帆布, 遮蓋在這些舊時台灣生活樣貌的彩繪牆面上...
這轉變是由於遊客帶來的喧鬧、垃圾髒亂帶來的影響生活品質, 已大過於社區發展的效益了;
我們雖對於現在的變化感到惋惜, 卻也能理解居民希望換回安靜、不再受到過多關注的生活。
短暫停留10分鐘, 啟程前往下個目的地--清水眷村文化園區;
離開市區後, 馬路變寛闊, 路上行車也少, 途中經過這間樂高積木風格的7-11~天氣炎熱, 我們就沒佇足、入店內參觀了
清水眷村文化園區
初到時覺得似曾相似; 似乎全台的眷村都是差不多同樣的建築風格~
除了部份老舊殘破的危樓, 屋狀較好的老屋舍則改為展覽空間, 不定時推出特展, 也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拍照的景點~
當天只有少數遊客, 悠閒漫步其中, 對於能拍到沒有過多人潮為背景的照片感到滿意
園區內沒有過多的改變與商業化, 有些許新意&裝置藝術點綴, 別有一番樣貌~
「寄風冊店」展示海線文史資料、旅遊、文學等書籍, 以推動眷村文化的保存; 並定期邀請文化界重要人物擔任「一日店長」、並舉辦講座分享眷村文化~ (介紹出處: 台中市政府)
屋內與庭院的陳設、整理維護, 賦予老屋新的生機。
軍毯麻將桌、紅木大理石椅、搧風用的薄扇..., 屋內的陳設彷彿仍停留在舊時空。
後方道路兩側有大片稻田, 藍天有白雲相隨, 綠葉雖無紅花相伴, 但也能互相映襯。
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--剪紙也能看到新的樣貌; Q感的線條, 剪在紙裡, 貼在窗上。
大樹與涼亭似乎是眷村的基本配置? 理所當然的成為當地居民乘涼、閒話家常的集散地~
這間展館也有社團--台中市清水生活美學協會進駐, 當天(周六)剛好有開放;
學校課桌椅上的小黑板, 寫著一些短篇文字, 也許能為某些人帶來一些心境上的轉變、一點芫爾、或是療癒~
牆上張貼的退役軍人一字一句寫出他們在軍中服務的回憶錄, 展示出他們軍旅/生活照、奬狀及證書等。
另一個空間則以圖片展示附加文字解說, 展示清水眷村美食地圖&饗宴: 清水擀麵、清眷麵點、涼麵、辣腸、清水拌手禮、清水米糕、清水肉圓、攤車美食...
遊客中心位於「眷戀空間」中, 可索取藝文展覽資訊; 園區內的駐地藝術家成果展亦在此展出。
歲月留下的痕跡, 難得真切; 走進歷史的時光隧道, 親身體驗這靜謐中的一番天地。
眷村聚落都已是有歷史有故事的殘破老房, 大多沒有開放(安全因素考量), 有些人覺得不值得一遊;
但與市區的審計新村、范特喜文創聚落、台北的四四南村...相對比, 這裡少了商家、人潮帶來的嘈雜跟髒亂~ 且能看到園區工作團隊對於老屋重生/維護的付出&努力喔我個人很喜歡的一處景點~!!
「忘了時間的鐘 滴滴答答不休
轉啊轉啊轉啊 別管我
忘了時間的鐘 好難過
... ...
走的太快 你說 不關心你感受
走的太慢 你又說 趕不上潮流。。。」
〖園區資訊〗
店 名:清水眷村文化園區
地 址:台中市清水區中社路信義巷41號
開放時間:週二~週日:10:00~18:00 , 週一&國定假日公休
聯絡電話:04-2627-4568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qingshuiartvillage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