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覺得 我家附近山上的公園很美麗, 無人時的靜謐感更有一種在森林裡的感覺
小時候對這間土地公廟的印象就是, 這裡還有清澈的小溪流,
假日時, 媽媽會帶我們來這邊玩, 我跟老弟跟不認識的同齡小孩會抓小蝦跟蝌蚪; 她自己則是與卡拉OK同好放聲高歌
小時候的公園不是這樣的, 經過多年的整修, 變身成現今的清幽美麗樣貌。
下雨的日子裡, 更有一種蕭瑟清冷感~
從土地公廟再往上走一小段, 到達樂天宮~
廟宇前種植的櫻花也開了
樂天宮: 創建於民國四十二年 (1953年),主祀孚佑帝君, 由指南宮分靈出來; 從祀有玉皇大帝、三教祖師、五聖帝君、八仙老祖、七大仙姑、福德正神。
對這裡印象深刻的是, 小時候在這邊的廁所看到一隻跟窗戶差不多大的喇牙。
再往後走, 就是登山步道的起點~
由這可以往烘爐地、圓通寺、土城牛埔頭山...。
我最遠只到圓通寺, 難度不高、距離不遠, 但來回也是很費體力的。
國旗嶺距離900M, 看似很容易~ 對體力不如以往的我來說 每爬一段也是氣喘吁吁
喜歡群聚的蝸牛
從樂天宮到第一個休息處的路段, 這一段最陡; 如果用均速一口氣走完會大量爆汗喔!! 非常有運動效果
一路走走停停, 8分鐘過後到了第一個歇腳的小公園。
附近有一些舉重、爬竿、箱型盪秋千、躺輪胎等設施, 也有呼拉圈~ 可以在這裡消磨一些時間再繼續往上
腰斬的樹幹, 很吸睛的是長在上面的很多樹舌。
稍作停留就繼續往上啦~ 看起來無盡頭的階梯, 爬起來卻比烘爐地輕鬆許多。
3分鐘即抵達第二個歇腳處。
一樣有一些簡易常見的公園設施: 健康步道、單槓、引體向上吊環..., 還有一個小型的籃球場。
僅限一人的拉筋板。站上後扶在護欄上, 木製護欄上不時有蟻蟲, 一刻不得放鬆~
假日奉茶。
長大才知道這是需要有人揹水上山, 提供飲用水給登山客享用
上圖那個國旗嶺指標處是一個「卜狀」的岔路口, 往上直達國旗嶺。
此次選擇往右邊, 就是通往圓通寺方向~ 打算先去看神木。
安身歇腳處。
可遙望錦和方向~ 當天天氣陰, 往下山看去一片灰茫茫。
天氣好時, 曾經有開三桌以上的盛景~ 當天只有一桌。
當天這位橘色外套的阿姨手氣不錯~
在這邊停留佇足了將近20分鐘, 看別人打牌也是挺有意思的; 偶爾也會跟著覺得可惜或高興
再往前就會看到這個山間的廟, 供奉的是菩薩。
佛菩薩不食人間煙火, 但凡以虔誠心所作的善念善行, 都會播下善果的福報。
再往前就看到這株樹齡約360年的老樹
樹的另一側也有一間小土地公廟, 再接續走360M就到達圓通寺~
這棵榕樹前面有一座樓梯, 往上一小段就登頂--國旗嶺了。
本來是要拍 架在樹上的投餵松鼠/鳥類的籃子, 就在要上到國旗嶺涼亭的半路上。
突然跑出來一隻黑背的棕色狗兒, 看到我立馬停下腳步, 看了一眼就頭也不回的往回跑
登頂囉! 海拔172M, 三角點就在涼亭前~
下山路線則有2條: 往復興國小(途經迎日石)、可中途往左下 返回土地公廟後方廣場。
(不同天拍攝)
往復興國小的下山路線較平緩, 距離較遠, 但沿途有很多人由此上山, 也有幾處有較開闊的視野處。
當天採原路返回, 上山時間: 1小時(含停留20分鐘看人打麻將XD), 下山則只花了20分鐘回到樂天宮。
(下山方向) 左邊有小徑, 小小走一段後又是一番風景~
曾經在下雨天專程來到這裡跳跳繩, 感覺是自己一人專用的公園跟涼亭啊!!
四周無人、可以無顧慮的拿下假髮盡情流汗
風大雨斜時, 雨會微微打在身上, 雨天中呼吸的是清冽的空氣~
自從開始打化療之後, 體力每況愈下; 全身肌肉 (尤其是小腿後側+大腿前側)老是緊繃, 即使是走平路, 也容易感到喘、累,
但也因為這樣, 希望自己在體力許可的情況下多活動, 一方面也促進代謝, 加速體內毒素排出
這~麼~大的公園, 只有我一個人 還是要讚一下, 真的是很棒的郊山啊
雖然從照片中感覺起來, 山上的路四通八達似乎很複雜, 但其實範圍就在土地公廟~樂天宮而已。
傍晚3點, 公園裡的路燈就亮了; 在樹木茂密的地方, 還真的覺得天黑的很快, 特別是陰雨的天氣。
雖然山上人不多又有一點小偏僻, 但至少我自己一人時覺得蠻安全的。
下一段階梯回到土地公廟, 其實也才3分鐘的路程~
環境優美, 青山綠水~
土地公廟偶有人會聚集喝酒抽煙吃東西, 雖然看上去是會讓人避之惟恐不及,
但我們偶爾來這邊餵魚時, 他們還會與我們搭話閒聊, 人倒也是不壞; 也不喧嘩鬧事, 就只是占據土地公廟旁邊的小桌子喝酒抽煙聊天而已
綠樹成蔭, 空氣清新, 整個山區腹地廣大, 來放鬆或運動爬山都是首選呀
早上會有菜販沿途擺攤, 還有一個行動理髮攤喔~
回家途中看到社區的花開了不少~ 望春花在眾多枯枝中一點嫣紅, 代表春天來了吧...
google說這是杜鵑花, 但看這個花瓣數似乎不是...
巴西野牡丹
風鈴花
朱槿(扶桑花)
落葉西風滿地, 多少相思無情雨~ 踏上歸途囉。